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bwbd > 中新網四川

移風易俗中的涼山“九大碗”
2022年01月27日 14:06 來源:中新網四川 編輯:曹惠君

 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7日電 (宋明)涼山州會理市小黑箐鎮(zhèn)岔河遇上婚喪之事推行九大碗筵席,是按照厲行節(jié)約,杜絕攀比和奢侈之風要求進行的移風易俗活動。每個碗上都有寓意,旨在向村民傳播傳統(tǒng)優(yōu)秀的文化。

即將上桌的菜肴。(宋明攝)
即將上桌的菜肴。(宋明攝)

  原岔河村村委會主任胡繼華說:“原岔河村有418戶、1767人、10個村民小組,岔河村是彝漢雜居,五分之二為彝族,五分之三為漢族。在婚喪嫁娶中村民攀比嚴重,一場宴席下來吃不完的菜要倒掉許多,浪費很大,因此我們恢復以前的九大碗習俗,推行九大碗辦席,移風易俗,倡導節(jié)儉之風!

  據了解,過去村民婚喪嫁娶攀比辦席,除了豬肉,還要雞肉羊肉,每到宴間,總是滿滿一桌菜,有的人家一桌有21道菜,造成極大浪費。

  2018年底,會理縣政協(xié)主席張順銀帶著政協(xié)的領導和工作人員,以及縣有關部門人員來到村里與村紅白理事會商量,村里把各寨子的廚師組織起來,商討婚喪辦席如何節(jié)儉,最后決定用傳統(tǒng)九大碗取代越來越多的菜肴。

村民享用九大碗。(宋明攝)
村民享用九大碗。(宋明攝)

  廚師和老人們一起回憶九大碗有哪些菜,村組干部用筆一一記下,并回想該怎么做。廚師們摸索著制作出十多桌九大碗,擺上了桌,吸引眾人圍觀,經縣政協(xié)委員、村組干部、村民、廚師提出修改意見后,九大碗開始在村里逐步推行。

  李存良是岔河老廚師,說起九大碗的食材及其制作流程,他如數家珍。

  岔河村的九大碗及寓意是:尖刀圓子:寓意家和萬事興;糯米飯:寓意先苦后甜,合家團圓;酥肉:寓意孝敬父母,友愛兄弟姐妹;攢筍:寓意讀書明理,尊師敬賢;扣肉:寓意尊老愛幼,和睦鄉(xiāng)鄰;蹄花帶絲湯:寓意誠信友善,長壽平安;大肉:寓意愛國守法,子孫發(fā)達;紹子粉絲:寓意遠離“貪、黃、賭、毒”一生就幸福;圓子湯:寓意勤勞節(jié)儉光榮,懶惰浪費可恥。

  據了解,九大碗推行之初,熱情好客的岔河村村民不接受,覺得沒面子,寒酸,因此除了向村民進行宣傳外,村里要求村組干部和黨員帶頭率先實施,并慢慢在村民中推行起來,如今大多數村民家辦宴都按此標準進行。

  原岔河村一組組長周發(fā)福深有感觸地說:“我以前經常當辦席總管,一般人家都是十五六個菜,每桌成本要200多元,F在倡導辦九大碗,一桌成本僅100多元,村民負擔小得多!

  “岔河村的九大碗節(jié)約效果明顯,現在我們已經在全鎮(zhèn)倡導并推行!毙『隗滏(zhèn)副鎮(zhèn)長楊國林說。(完)

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網或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