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

首頁 > cdxw > 成都日報

七夕節(jié)當天 成都1716對新人“扯證”
2021年08月15日 10:26 來源:成都日報 編輯:曹惠君
分享到:

  不少新人來到二仙橋公園婚姻登記處領取結婚證,記錄下甜蜜時刻

  昨日是七夕節(jié),很多新人選擇在這個浪漫美好的日子步入婚姻殿堂。而成都各婚姻登記處也為“愛”加班,為新人們提供極具儀式感的婚姻登記服務。記者昨日從市民政局獲悉,在七夕節(jié),全市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1716對,其中6個公園式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登記531對。

  今年5月20日,成都市首批6個公園式婚姻登記處正式亮相。通過把公共服務與公園、綠道有機融合,公園式婚姻登記處不僅為新人提供更高效、便捷的婚姻登記服務,也更充分發(fā)揮出公園城市的文化價值、產(chǎn)業(yè)價值。如今,隨著多元化場景的打造,公園式婚姻登記處還增添了除婚姻登記之外,更豐富的功能和作用——以“愛”為中心,婚慶服務、餐飲娛樂、潮流時尚、文化旅游等多維度體驗的新業(yè)態(tài),正逐步呈現(xiàn)。

  全城通辦 人氣滿滿

  不少新人選擇就近登記

  昨日早上8點,盡管離正式辦理婚姻登記的時間還有1個小時,但錦江區(qū)合江亭婚姻登記處的門前已經(jīng)有十幾對準“新人”排起了長隊。取號、登記、蓋章、領證、合影……一套流程下來,短短幾分鐘,一對對新人便攜手進入了人生下一階段的旅程。

  “我們預計今天要辦理180—200對新人結婚登記,相比今年‘520’時增加了一些!卞\江區(qū)民政局社會事務科工作人員曹彪告訴記者,考慮到成都實現(xiàn)了婚姻登記“全城通辦”,會有更多人選擇就近辦理結婚登記,因此,預估辦理量會多一些,準備工作也更加充分。

  事實印證了這一預判。正在等待辦理結婚登記的辛女士告訴記者,她的戶口在武侯區(qū),但是家住在合江亭附近。之前一直以為只能去武侯區(qū)辦理結婚登記,但在前期預約時發(fā)現(xiàn),也可以選擇錦江區(qū)辦理,便就近選擇了合江亭婚姻登記處。在成華區(qū)二仙橋公園婚姻登記處,新人王先生也同樣感受到就近“扯證”的便利,“登記完還有大量時間,可以帶著老婆好好慶祝!

  記者了解到,為回應人民群眾期盼,方便群眾就近辦理婚姻登記,成都市于去年底實現(xiàn)婚姻登記全市通辦;今年6月,又順利實施民政部“跨省通辦”試點工作。實施兩項“通辦”以來,截至今年7月,結婚登記“全市跨區(qū)”辦理5014對、“跨省通辦”辦理179對,確保了通辦有序運轉。

  場景多元 活力十足

  “扯證”后還能就地吃喝玩樂

  在合江亭婚姻登記處,還多了一處新場景。記者看到,新空間已大體完工,工人師傅正在做最后的裝修,暖色的燈光,整體給人圣潔溫馨的感覺。據(jù)工作人員介紹,這是一家婚慶公司,里面還有個小型的愛情博物館。

  記者走進看到,婚姻登記辦理大廳的出口與這里相連。不少新人領完證后,都會在這充滿甜蜜回憶的空間里駐足停留——陳列其間的各個年代的結婚證、新人們的婚紗照,還有滿墻的結婚宣言吸引了領證的新人。據(jù)了解,后期婚慶公司的入駐,將會給新人提供更多舉辦婚禮的想法和服務。

  而就在距登記處幾十米外的地方,合江亭愛情小吃街即將開業(yè);旁邊的大川巷也正在打造派叁藝術街區(qū),匯聚了原創(chuàng)藝術空間、小酒館、咖啡等時尚與活力的業(yè)態(tài)。

  “為創(chuàng)新營造城市生產(chǎn)生活新場景,打造生活服務聚集區(qū),我們以公園式婚姻登記處為基點,形成融合婚紗攝影、婚慶服務、餐飲娛樂、動漫文創(chuàng)、潮流時尚、文化旅游、婚戀交友等多維度體驗的新業(yè)態(tài)。”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,通過愛情小鎮(zhèn)、愛情街區(qū)、愛情主題公園等特色婚姻愛情場景的營建,向市民群眾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,進一步滿足群眾的不同需求。

  在成華區(qū),二仙橋公園婚姻登記處形成了“婚戀+文創(chuàng)”“婚慶+儀式主題餐飲”“婚慶+定制”等多元婚戀婚慶產(chǎn)業(yè),升級了服務體驗;在邛崍,將以鳳求凰公園為中心,聯(lián)動帶動大北街、大同街、文君井文化商業(yè)特色街區(qū)打造,形成“一軸兩翼多維”的婚戀產(chǎn)業(yè)全系經(jīng)濟圈,打造婚戀文化深度體驗綜合服務區(qū)……以公園式婚姻登記處建設和啟用為契機,各地將推動生態(tài)、美態(tài)、形態(tài)價值創(chuàng)造性轉化,彰顯公園城市活力,讓市民感受公園城市示范區(qū)建設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
  記者 繆夢羽 攝影 魏麟瀟

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本網(wǎng)或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新社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XXX(非本網(wǎng)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 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新聞網(wǎng)·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:+86-28-62938795